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2016 IPAA國際研討會行前通知

親愛的與會者:

感謝您報名參與2016視見性與可互譯性國際研討會 
在此通知您報名成功

本次研討會共分成兩天

12月10日(六)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館405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12月11日(日) 第二天議程
地點:國立陽明大學 新醫學館225會議室(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報到時間:當日8:45 - 9:00於現場簽名報到




事先線上報名成功者將提供研討會文集一本
並依據需求提供午餐

為求環保,現場有提供飲用水,請攜帶環保杯。

若您有相關疑問,請聯繫國北教大 藝設系 蔡助教+886 2 27321104 轉 63383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IPAA國際研討會德布西的交響詩組曲「海」

從這首樂曲中,你聽見什麼呢?
究竟藝術、科學、哲學三者之間產生什麼關聯?
來參加2016IPAA國際研討會吧!
本次研討會於會後也講在北教大雨賢廳舉辦一場Lecture-concert, 曲目為德布西的交響詩組曲「海」
研討會及音樂會免費入場
歡迎報名與會參加
報名網址http://2016ipaa.blogspot.tw/


「藝術創作、設計草圖與書稿」議程介紹

本場研討會其中一個主題
「藝術創作、設計草圖與書稿」
設計草圖相關的問題包括:
這是否必然連繫於書寫與形象間的二分?
在西方之外此一問題是否仍然有效?
是否有一個與設計草圖相關的思維存在?
設計草圖與身體、神經、心理的能力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它與自我意識間的關係是什麼?
與他人或其它文化團體是否有共時或歷時的關係?

主持人:幽蘭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指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學院教授)
三位發表人:
Philippe Roussin (牛津大學Wadham College訪問學者)
「The Visual Qualities of Literature」
Valentin Nussbaum (國立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Once Upon a Sketch. The Cunning Art of Designing in Heist Films」
盛鎧 (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揚棄與再生:從文本生成學看侯俊明的《地獄圖》」

想關注更多相關訊息,請觀看「2016IPAA國際研討會」活動網頁:http://2016ipaa.blogspot.tw/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2016IPAA藝術與美學研討會盛大舉辦!

今年12月10-11日(六、日)的IPAA藝術與美學研討會是去年的延續,更加擴大為兩天的國際研討會。除了有二十位以上各國的學者參與外,也在北教大和陽明大學兩個校園中舉行,是藝術、哲學與科學間跨領域交流。專題演講為沈清松(加)及幽蘭(法)兩位著名學者。更加特別的是,週六晚上在北教大雨賢廳舉辦一場Lecture-concert, 曲目為德布西的交響詩組曲「海」。研討會及音樂會皆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報名、議程及主題子題簡介:
http://2016ipaa.blogspot.tw/

也歡迎加入我們的IPAA粉絲專頁,獲取最新的活動訊息!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2016IPAA 視見性與可互譯性國際研討會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Visuality and Inter-translatability: Art, Science and Philosophy”

2016IPAA 視見性與可互譯性國際研討會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Visuality and Inter-translatability: Art, Science and Philosophy”

由國北教大藝設系及陽明大學人社院主辦,藝術與美學的年度盛事「視見性與可互譯性」藝術、科學與哲學科際整合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2016年12月10-11日,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及國立陽明大學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會中廣邀來自美加、英法、日本及本地國內外學者,針對當代藝術與文化在「創作歷程」中的兩個關鍵概念「視見性」與「可互譯性」進行藝術、科學與哲學間之跨學科、跨領域的對話與研討,歡迎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視覺、味覺與聽覺之互譯 The Inter-translation between the Vision, the Taste and the Hearing

歐洲自十八世紀中葉之後,逐漸將感官知識視為除了理性知識之外 的有效認知體系,進而透過承認感官認知的分立。然而,在這個將感官分立的過程中,一方面承認各個感官的分立,但另一方面卻又以視覺為尊。於是產生不同的嘗試,意圖將不同感官加以統合,並探討感官之間以文字、圖像、身體、能量等等面相為中介的互相轉譯。這些感官之間分立與統合的中介與互譯,微妙地彰顯在藝術品表達的方式中。另外,在跨文化的脈絡,是否這些感官間的互譯有不同的形式,則更是過去少見闡明的重要研究領域。

藝術創作、設計草圖與書稿 Art Creation, Esquisse/Dessin and Manuscript

設計草圖相關的問題包括:這是否必然連繫於書寫與形象間的二分?在西方之外此一問題是否仍然有效?是否有一個與設計草圖相關的思維存在?設計草圖與身體、神經、心理的能力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它與自我意識間的關係是什麼?與他人或其它文化團體是否有共時或歷時的關係?

相關的問題方向共有三者:1. 人類學層面的比較,基於草圖、設計圖、初稿、模型等實踐,以及有關它們轉化的研究;2. 認知科學領域,其主題特別有關情感或意圖在草圖中的視覺轉譯,以及其接受;3. 由跨文化觀點出發,有關草圖中手勢的地位或是其缺席,模型、設計圖、初稿之流傳及演變。

影像、傳播的視域轉譯 Image, Communication and Visual Translation

在影像與傳播的領域中,影像與文字之間關係是歷來研究與討論的焦點;這不僅包括新聞傳播中影像與文字之搭配(報導及其配圖、影像及其圖說),也包括影片和其所根據文本之轉譯關係。更進一層,也可以指向視覺元素之間的複雜關係,比如單一影像圖層間關係、經過數位後製之後的整合性影像、或是影像之間的相互指涉。由媒體理論角度,更可推衍出再媒介與媒體相互間的關連,比如影像與聲音(語音-音樂-音效)或更多向度的總合性媒體問題。

大腦科學與視覺分析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 and Visual Analysis

藝術和人的心智運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前者作為人類極為基本而原始的活動,乃是揭露人的心智最為重要的渠道之一。當代腦科學的發展也對研究這兩者間的關連帶來嶄新的視野:從人的大腦運作原則如何解釋跨文化中共同的藝術視覺特質,藝術的賞析與創作如何影響大腦的發展與運作,藝術和其他人類創作活動例如數學原理的證明是否有共同的大腦基礎,乃至於從腦科學的角度如何開發藝術在精神與心理治療上的潛力等等課題,均有日益蓬勃的發展。探討腦科學與藝術中的視見性及可互譯性之問題,對理解人之所以為人的亙古課題以及發展現代人的心理健康,有著極為新穎的切入點,是當前學界兼具研究與實作的跨領域前瞻性課題。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藝術之可翻譯性與視見介面 The Translatability of Art and the Visual Interface




歐洲自十九世紀後逐漸形成藝術的體系,將藝術分門別類,也使得藝術與藝術各部門有其獨立性。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期之後,這種藝術的畛域重新遭遇各種挑戰。首先是在藝術部門內,各種藝術行為、作品的跨界混合狀況愈形蓬勃;其次,藝術與文學、政治、科學等各種文化形式的界限也經常被抹除。這一情形放到亞洲的跨文化脈絡中尤其明顯。因此,除了藝術本身具有的批判作用之外,藝術形式之間的連結究竟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十分值得檢討。這是以視見性介面與可翻譯性為題,所希望提出討論的議題。